首页 要闻 金融 物流 汽车 国企 财经 公司 环保 能源

您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 >

并接dpi进行流量控制的原理是向上层应用上报_并接dpi进行流量控制的原理是

来源:互联网    编审:    发布时间:2023-06-09 14:51:16

1、所谓流量控制就是让发送发送速率不要过快,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2、利用滑动窗口机制就可以实施流量控制。

3、原理这就是运用TCP报文段中的窗口大小字段来控制,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不可以大于接收方发回的窗口大小。

4、考虑一种特殊的情况,就是接收方若没有缓存足够使用,就会发送零窗口大小的报文,此时发送放将发送窗口设置为0,停止发送数据。

5、之后接收方有足够的缓存,发送了非零窗口大小的报文,但是这个报文在中途丢失的,那么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就一直为零导致死锁。

6、解决这个问题,TCP为每一个连接设置一个持续计时器(persistence timer)。

7、只要TCP的一方收到对方的零窗口通知,就启动该计时器,周期性的发送一个零窗口探测报文段。

8、对方就在确认这个报文的时候给出现在的窗口大小(注意:TCP规定,即使设置为零窗口,也必须接收以下几种报文段:零窗口探测报文段、确认报文段和携带紧急数据的报文段)。

9、TCP原理应用层向TCP层发送用于网间传输的、用8位字节表示的数据流,然后TCP把数据流分区成适当长度的报文段(通常受该计算机连接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(MTU)的限制)。

10、之后TCP把结果包传给IP层,由它来通过网络将包传送给接收端实体的TCP层。

11、TCP为了保证不发生丢包,就给每个包一个序号,同时序号也保证了传送到接收端实体的包的按序接收。

12、然后接收端实体对已成功收到的包发回一个相应的确认(ACK);如果发送端实体在合理的往返时延(RTT)内未收到确认,那么对应的数据包就被假设为已丢失将会被进行重传。

13、TCP用一个校验和函数来检验数据是否有错误;在发送和接收时都要计算校验和。

14、解释比如发送端能发送5个数据,接收端也能收到5个数据,给个确认(ack)给发送端,确认我收到5个数据。

15、如果网络通信出现繁忙或者拥塞的时候,接收端只能收3个数据,接受端给个确认我只能收3个数据,那么发送端就自动调整发送的窗口为3,当线路又恢复通畅的时候,接受端又可以受到5个数据,那它会给确认给发送端,告诉它我的窗口为5,那发送端就把窗口又调整会5,这样进行流量控制的2、比如说发送端窗口为3,发送到接收端,接收端的接收窗口为5的话,接受数据,并且会给发送端一个ack(确认)告诉发送端我的窗口为5,发送端收到确认后会把自己的发送端窗口调整为5~~这样就可以加速数据传输了拓展资料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)是一种面向连接的、可靠的、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,由IETF的RFC 793定义。

16、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,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,用户数据报协议(UDP)是同一层内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。

17、在因特网协议族(Internet protocol suite)中,TCP层是位于IP层之上,应用层之下的中间层。

18、不同主机的应用层之间经常需要可靠的、像管道一样的连接,但是IP层不提供这样的流机制,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换。

19、参考资料:TCP—百度百科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标签:

精彩推送

最火资讯

Copyright @2008-2018 名企时报网 版权所有
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:9 9 2 5 8 3 5@qq.com
豫ICP备2020035338号-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